當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想法時,家長首先就是說教,如果說教沒有用時,家長就需要對孩子進行體驗式教育,讓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自然就會指導學習的重要性。
14歲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父母一定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父母需要懂得放手,和孩子成為朋友,這樣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沖突。
當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先靜下心來,父母從自身找找原因。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就等于父母在激發孩子的逆反過程,從而導致孩子逆反。
2、父母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責任,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是無所謂的態度。生活上父母注意需要讓孩子獨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果父母事事代勞,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只有孩子學會了承擔責任,孩子才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擔負起家庭的責任……
3、父母學會平等地與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旺盛,充滿活力,非常希望能夠得到家長對他們的認可。所以,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父母需要用平等的語氣與孩子溝通交流。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孩子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的時候給予孩子認同和肯定。因此,父母在面對青春孩子的時候,無需過分的焦慮,放下自己的權威,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就能和孩子建立很好的親子關系。
4、慢慢地去引導孩子。當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時,身為父母千萬不要去嚇唬孩子或者是強迫孩子去學習,而是要慢慢地去引導孩子,發現孩子厭學的問題,從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重拾對學習的信心,讓孩子自己能夠去學習。
5、幫助孩子找到目標。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學習是縮短自己與目標距離最好的方式,所以當孩子不想上學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目標,這樣也能夠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
14歲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學習跟不上。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及時跟上老師的進度,加之課后不好意思向老師請教,久而久之就會跟不上,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作業不會做,學的吃力,從而產生了厭學的心理甚至放棄的念頭。
2、家長期望太高。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成績看的過于重要,認為分數、排名就是一切,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感受,少了關心和傾聽,壓力在孩子的內心日積月累,孩子的焦慮和無助會隨之加重,自我懷疑和叛逆厭學就會隨之發生。
3、只管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其他的。當孩子的成績偶爾退步一次,有些家長就會對孩子進行責怪,這個錯誤就是把成績當成了孩子的全部,好像孩子成績不好,就會變得一無是處,這樣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還打擊到了他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親子間的關系也會變差。
如何緩解孩子的厭學心理
1、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不想上學的現象,表明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了,這時候家長需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讓孩子學習他感興趣的學科,最好先把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2、與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心理有什么想法,家長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內心想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消除這些顧慮,不要采用簡單粗暴的措施,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3、糾正孩子的不良嗜好。有一些孩子不喜歡學習的直接原因是有受到不良嗜好的影響,比如上網等等,所以家長必須對孩子進行管教和疏導,讓孩子能夠遠離這些東西才行。
4、多給孩子進行輔導。有的孩子因為學不會了,就不想認真學,反正學也學不下去了,所以,家長最好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多給孩子進行輔導,不要讓孩子落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