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拿別人東西確實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品質,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千萬不要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讓他們做出更加危險的行為來。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應該怎么解決
1、詢問原因。首先要詢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但詢問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和善的詢問,要拿出家長的威嚴來,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情。要在詢問中讓孩子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性質不一樣,但也不要太過讓孩子不肯敞開心扉。
2、控制情緒,拒絕責罵。孩子拿了別人家的東西,千萬不要說孩子偷東西,因為孩子的性格比較頑皮,他們只是對這個東西喜歡,而自己又沒有,他們想要把它占用了。
而家長給他們冠上偷的罪名,他們就會覺得父母對自己不好。所以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溫和的對他們說:你是不是拿了其他小孩的玩具了,人家找不到得多著急呀,要是你的玩具丟了,你找不到你會不會著急呀?
父母或者老師應該用一些溫和或者反問的語氣來詢問孩子,而不是以強硬的態度去詢問他們,這樣他們是不會承認的,反而下回還會去做這樣的事情。
3、讓孩子當面歸還所拿物品。如果一旦發現孩子拿了別人的物品,一定要孩子當面歸還,并且道歉。如果孩子不肯自己一個人去歸還,那你可以陪著孩子,你發自內心的道歉會激發孩子的恥辱心,培養他的自制能力。
4、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偷拿別人東西,確實讓父母很煩惱,同時也會非常生氣。但是,孩子拿別人東西并不是天塌下來了,需要在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的前提下,幫助孩子改變不良的行為。
再嚴肅再懲罰都只會讓孩子學會拿得更隱密,拿別人東西并不是一個重大過錯,只要得到大人的許可就可以了,所以對孩子拿別人東西的行為要耐心引導。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原因
1、家庭原因。父母或者孩子的長輩從小就沒有給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就好比父母都是比較喜歡拿別人東西,或者是愛占小便宜的人,身邊的孩子就會模仿。
另外孩子身邊的小朋友,關系比較好的那種,如果有愛拿別人東西的習慣,甚至是在他們的教唆之下,也會慢慢的沾染上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
2、僥幸心理。有些小孩子明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他們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那就是僥幸心理。比方說,有個人家里放著許多積木,孩子順手拿了一塊,心想這么多積木應該不會發現。
那么有了第一次的“得利”之后,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即使被抓住之后都不會改掉,能改掉這種陋習的只有知識與道德。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家長應該怎么做
及時地指出孩子的行為錯誤。雖然家長要冷靜地處理,但是對于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一定要明確地指出孩子的行為錯誤,要告訴孩子這種行為必須被嚴厲禁止。
通過明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有深刻的體會,明白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夠去做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為,從而有自我改正的意識。在批評的時候,也需要講究一些場合,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讓孩子產生過多的心理壓力。
要理解孩子。孩子對于自己沒有見過的,或者是一些喜歡的東西,都會有十足的興趣。當成人見到自己心愛的東西,也會想買回家,更何況是孩子,孩子也不懂得該用什么樣的正確方式來進行獲取。
他只知道我喜歡,我就要拿回去,不管別人是否同意,卻不知道拿回去的方法是錯誤的。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問題時,首先要先理解孩子的行為,是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再去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明白偷拿別人東西是不正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