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喜歡撒謊的孩子,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除了對他們進入嚴厲的打罵呵斥,根本想不到其他的解決辦法。其實孩子撒謊都是有原因的,只要家長能找出原因,就能糾正掉孩子撒謊的行為。
10歲男孩撒謊怎么教育
1、不要責怪懲罰孩子。孩子撒謊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當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千萬不要對孩子進行指責和懲罰。你越指責孩子,孩子的內心就越害怕,以后會變本加厲地用撒謊來掩蓋自己的過錯。只要孩子能夠承認自己撒謊了,那就要諒解孩子,并告訴他以后不能再撒謊了。
2、聆聽孩子的想法。與孩子談話時,先讓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了解孩子的出發點是什么。和孩子多溝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關心和呵護,需要走進孩子的世界進行交流。只有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好的讓孩子成長。
3、撒謊的行為要立即糾正。當家長發現孩子撒謊后,要第一時間跟孩子溝通,耐心地告訴孩子撒謊是不對的,告訴孩子欺騙的后果。
明確告知孩子欺騙的后果,讓孩子知道這樣做可能會傷害到別人,而且失去信任也難以恢復。并用講故事的方式跟孩子講述撒謊的危害,讓孩子意識到撒謊是不對的。
4、心理疏導。部分孩子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或父母引導不當,或壓力過大,孩子錯誤認為撒謊是一種捷徑,進而形成一種不良習慣,建議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做誠實、獨立的人,不能因為害怕懲罰、害怕面對真相就撒謊,耐心傾聽孩子需求,讓其誠實提出自己的意愿。
5、輕懲罰,重解釋。懲罰雖然能抑制孩子的撒謊行為,但不能根除孩子大腦中的行為范本。如果懲罰過于嚴厲,還會讓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感。
不過,也不是放任不管,我們可以適當采用輕度的懲罰措施,比如“行為賬本”,日常記錄孩子的良好行為與不良行為,并且用分數表示。
在輕度懲罰的同時,我們也別忘記“解釋原則”,“解釋原則”被譽為教育的暖心劑,即向孩子解釋為什么不能撒謊、以及懲罰撒謊行為的理由。
孩子撒謊分哪些類型
1、虛榮性說謊。小孩子都喜歡爭,除了爭玩具和零食外,打嘴仗也是不可避免的。當兩個孩子互相比較時,為了表現自己更厲害,就會用說謊來作為武器。
比如,一個孩子說:“我家的房子很大,可以睡20幾個人。”,另一個孩子可能就會說:“我家的房子有一百層,可以睡一千個人。”孩子之所以這樣說,純粹就是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勝利,讓對方臣服于自己。
2、逃避懲罰性說謊。這類型的謊言非常多見,因為孩子做了父母不許做的事情,為了逃避懲罰,就會想方設法來編造謊言,比如說不小心把家里的東西摔了,就會順勢賴給家里的小貓小狗,反正只有自己不受懲罰就好。這類型的說謊,其實是孩子的恐懼心理在作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
家長該如何看待孩子的謊言
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這樣的行為屬于正常現象。家長不要過分地去苛責孩子,不要孩子出現撒謊行為馬上就大驚小怪,家長要先弄清楚孩子說謊背后的原因,家長也要分清孩子的無意說謊和有意說謊。
家長應多鼓勵孩子多說實話,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家長不以言語暗示孩子說謊,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強化孩子誠實的行為,另外還可以用“繪本故事”來教育熏陶,一些文字簡短、附有插圖的繪本,有時比刻板僵硬的說教更能貼近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