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會出現許多讓父母束手無策的行為,其中最讓父母感到頭疼的就是,孩子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想法,甚至直接輟學。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然后采取適當的方法多多引導他們。
13歲男孩叛逆不上學怎么辦
1、了解不想讀書的原因。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不想讀書的情緒之后,首先要平穩自己的情緒,然后了解孩子出現這種情緒的原因。通過我們多年來的經驗發現,孩子不想讀書、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因為壓力過大,比如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學習難度提高,升學競爭嚴重、人際交往困難等,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當孩子無法承受壓力,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選擇逃避、放棄。
另一方面是外部環境的誘惑過大,游戲、小說、影視劇甚至是談戀愛,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如果孩子自控能力不足,就很容易沉迷于這些事物之中難以自拔,進而對學習不再感興趣。
2、慢慢地去引導孩子。當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時,身為父母千萬不要去嚇唬孩子或者是強迫孩子去學習,而是要慢慢地去引導孩子,發現孩子厭學的問題,從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重拾對學習的信心,讓孩子自己能夠去學習。
3、幫助孩子找到目標。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學習是縮短自己與目標距離最好的方式,所以當孩子不想上學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目標,這樣也能夠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
4、溫暖而堅定的引導。陪伴與傾聽會讓孩子們感覺被理解,也讓其情緒得到釋放。當看到、認可孩子的感受,但不要讓孩子存在一絲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可以不去學校。在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的時候要“趁冷打鐵”,給孩子積極有效的引導,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孩子叛逆不想讀書的原因
1、學習跟不上。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及時跟上老師的進度,加之課后不好意思向老師請教,久而久之就會跟不上,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作業不會做,學的吃力,從而產生了厭學的心理甚至放棄的念頭。
2、家長期望太高。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成績看的過于重要,認為分數、排名就是一切,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感受,少了關心和傾聽;還有一些壓力在孩子的內心日積月累,孩子的焦慮和無助會隨之加重,自我懷疑和叛逆厭學就會隨之發生。
3、只管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其他的。當孩子的成績偶爾退步一次,有些家長就會對孩子進行責怪,這個錯誤就是把成績當成了孩子的全部,好像孩子成績不好,就會變得一無是處,這樣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還打擊到了他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親子間的關系也會變差。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么辦
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以自我為中心,既不僅喜歡被約束,又渴望被發現被重視,其實這種情緒并不矛盾,孩子長大了不再希望家長管東管西,對于家長的嘮叨也非常反感,但同時孩子內心也有自己的小驕傲,也渴望被發現被接納。
很多家長站在高位,無法看見孩子的內心訴求,更不愿意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樣可能會導致孩子越發叛逆,想要解決孩子叛逆嚴重的問題,在于能否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需要我們改變相處模式,例如改變以往命令式的語氣,把耐心留給孩子,把孩子當作朋友一樣。
我們不會勉強自己的朋友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更不會過分關注朋友的個人隱私,對待孩子也應如此,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時候,他們自然會放下心防,會主動與我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