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情緒的產生,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十分的不利的。家長要及時的和孩子溝通,了解原因,對癥下藥,讓孩子從此不再厭學,喜歡上學習。
孩子厭學是為什么
1、家長對孩子過于嚴格。現如今很多家長對孩子都寄予厚望,從小就對孩子嚴格要求,很多的孩子都是平時上完課后,利用休息時間去額外的學習、上補課班等等。
家長將孩子休息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學什么,就要自己的孩子學。孩子處于長時間的壓力下,就會出現不想上學的心理。
2、孩子學習沒有信心,基礎沒有打好。孩子學習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并且沒有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特別是一開始學習不如身邊的同學,受到老師的忽視,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認為自己不會學習。
這種時候家長應格外關注孩子心理的變化,開導孩子,不要讓他們產生錯誤的心理暗示,產生厭學心理。落下了一些學習的內容,讓孩子跟進后續學習變得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3、學習方法不當。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導致學生不想上學,那就是自己沒有找的一個好的學習方法,這樣無論自己平時怎么努力,課堂上面多么認真聽講,成績都會上不去,孩子會出現消極的心理。
4、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還未徹底建立,非常容易遭受身旁同學們的影響。有一些太早進到社會發展退學同學們朋友,會告知孩子讀書無用,盡早出院校掙錢才是關鍵,非常容易就對孩子造成影響,造成學生厭學,不愿念書。
父母一定要立即的干涉,根據品德教育,讓孩子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不容易被這種不良風氣影響到。
如何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
1、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給孩子的學習規劃一個方案,制定一個每天容易完成的目標。如果孩子完成目標,要給予夸獎和表揚。
如果孩子的基礎比較差,家長也不可以發火或者埋怨,要耐心的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成長。另外,家長給孩子的期望也不要定得太高,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最終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2、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平時父母之間不要吵架斗嘴,要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庭氛圍,孩子的內心才不會出現厭學叛逆的情緒。
3、幫助孩子,給孩子解決實際困難:由于孩子落下的功課較多,學不懂,不會學,這時我們需要從孩子落下的地方補起,把不懂的地方弄懂,讓孩子跟上學校的步伐。
當然這個幫助的過程可以和孩子制定計劃去實現,也可以請老師幫助,或是階段性報讀課外輔導班查缺補漏,幫孩子落下的功課補上來,孩子會了,有能力跟得上就愿意去學了。
4、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父母在幫助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循序漸進,先把容易的學會,再適當的加大難度,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一種自信的感覺,孩子會做一部分題,會感覺到很快樂,他也才愿意持續的去學習。
孩子厭學之后有哪些明顯的表現呢
第一、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覺,心思始終不在學習上。
第二、有的學生作業幾乎不做,有的學生期末考試在5分鐘完成選擇題,然后就睡覺。
第三、逃學、曠課、外出閑逛、玩游戲,這是厭學的突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