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此時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情緒,換位思考,通過寓教于樂或者適當的成績獎勵模式,提高孩子讀書的欲望,從而科學解決孩子厭學問題。
四年級孩子不上學怎么辦
1、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本質。學習的本質應該回歸到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家長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2、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孩子取得好成績,他們更容易產生學習的興趣,產生學習的自信心,才能愛上學習,進而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一直都保持優異。所以嗎,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對改善孩子的厭學有很大的幫助。
3、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游泳、籃球、唱歌、畫畫等等,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不僅可以讓他們學會許多技能,還可以讓他們多參與社交活動,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也能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叛逆行為。
4、豐富孩子的文化生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進入學校后,“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單調、乏味,限制了孩子的視野和活動空間。因此,爸媽要根據孩子好奇、好玩、好動、好積極思維的特點,引導孩子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和體育活動,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四年級孩子不上學的原因
1、從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有些孩子之前非常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們在學校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沒有被家長看見,就會產生“無論我怎么努力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學了還不如不學,學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等念頭”等負面情緒。
2、害怕老師。有些學生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害怕某個老師或者是不喜歡這個老師,進而就不想去上學。因為去上學就要面對老師,學生看見老師心里就不舒服,就焦慮,就恐懼,可學生還不敢把這種情況告訴家長,只說不想上學。
3、被同學欺負。有些小學生性格內向、膽小或不合群,在學校沒朋友,會被有些學生欺負。被欺負了不敢反抗,也不敢給老師說。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壓抑,討厭上學。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1、經常表揚孩子,放大他的成就感。要懂得欣賞孩子,不斷鼓勵孩子,哪怕他只取得一點點進步,都要毫不吝惜贊揚。要讓他知道,他所付出的努力,父母都看在眼里。
2、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有些家長喜歡攀比,經常將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上,比如人家考了第一名,你呢?人家獲得了“三好學生”,你呢?等等。
表面上,可能孩子并不會表現出什么,但長此以往,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自己比別人笨,自己永遠比不上別人,甚至有“既然別人那么好,讓別人當你的崽崽好了”的抵觸情緒,自信心也會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