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懦弱膽小并不是一件好事兒,大人應該經常鼓勵孩子不要畏首畏尾,膽小怕事。要經常領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見見世面,練練膽兒。去影院看看武大片,這些都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膽量。
男孩懦弱膽小父母應該怎么辦
1.不溺愛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基本上一出生就被家人捧在手心上寵,家人本也是好意,不想孩子經歷太多風雪,但大多數人不明白,溺愛,也是捧殺。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一般會更加軟弱,經不起風浪,未來可能一點小挫折就能把孩子打倒,再也爬不起來,對于男孩來說,更是如此。
2.父母學會放手
父母越強勢孩子越膽小。作為父母,應該適當的向孩子示弱,讓孩子做一些不違反原則的小事情,也放手讓孩子適當做一些小決定。這樣鍛煉下來,孩子在滿足自我認同感的同時,也有了自信心,性格自然會慢慢開朗起來。
3.不要給孩子下定義
每個孩子的童年里都有一個死對頭,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經常被拿來和自家孩子作比較,并且爸爸媽媽對此樂此不疲,好似這樣就能激勵孩子奮發上進。
其實這種無形中給孩子下定義的做法十分欠考慮,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多樣的個體,讓他們遵循內心的愛好來發展,反而更能形成善良勇敢的性格。
4.多鼓勵多夸獎
家長們多肯定孩子的功勞,多理解他的感受,在遇到事情的時候陪孩子一起解決。做錯了,就鼓勵他找到錯的地方然后改正,繼續嘗試。做的好的時候,予以積極的肯定,讓孩子得到認可的喜悅,擁有信心。
為什么有的孩子性格怯懦
父母的性格影響了孩子
我們在討論孩子的性格時,總會忍不住說:“他那脾氣,真是遺傳了他爸爸/媽媽。”雖然不至于說,性格會“遺傳”自父母,但影響肯定是有的。尤其是耳濡目染下,孩子會不自覺就模仿父母的處事風格。
如果父母是怯懦的性格,跟人打交道總是唯唯諾諾、忍氣吞聲,那孩子遇到問題時,他也找不到更不好的辦法,便會效仿父母的做法。如此一來,父母的性格就“傳遞”給了孩子。
不適當的表揚
表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肯定,但不恰當的表揚,卻很容易讓孩子朝不恰當的方向發展。孩子的玩具被搶,或者被弟弟妹妹打了也忍讓不吭聲。
如果這時候父母不站出來制止,反而夸孩子說:“你真懂事,懂得讓著弟弟妹妹,你是媽媽最乖的孩子。”
爸媽雖然不至于教孩子打回去,但當孩子受委屈時,一定要教他學會說“不”。即便是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被打時孩子也應該告訴他們:“你不可以打我,有什么事你可以跟我說。”
因為,被爸爸媽媽定位于“懂忍讓”、“老實”,孩子可能就會形成一味忍讓的性格,即便出去面對別人,他也容易逆來順受。
生活自理能力差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吃苦受累,生怕他磕著碰著,很少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就導致,孩子一直處于一種“溫室”的狀態,過于依賴父母。從沒有受過外界的打擊,也沒有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當遇到欺凌時,他就呆住了,根本不知如何處理。
男孩子膽小懦弱怎么鍛煉
1.設定小目標:開始時,可以設定一些小而可行的目標,例如與陌生人打招呼、發表簡短的演講等。逐漸擴大目標的難度,幫助他逐步面對并克服自己的恐懼。
2.挑戰舒適區:鼓勵他主動參與一些新的活動或經歷,這些活動可能會讓他感到不舒適或緊張,但可以通過不斷嘗試和面對來逐漸克服心理障礙。
3.角色模型和激勵:引導他關注一些成功的角色模型,例如勇敢的人物或成功克服自己膽怯的人。同時,通過激勵和正面反饋來增強他的自信心。
4.運動和身體鍛煉: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勇氣和自信心。鼓勵他參加一些團隊運動或個人運動,如游泳、跳舞、武術等,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增強自信心。
5.學習應對技巧:教導他一些應對焦慮和恐懼的技巧,如深呼吸、積極自我對話、放松訓練等。這些技巧可以幫助他在挑戰面前保持冷靜和自信。
6.支持和理解:與他建立良好的溝通和支持的關系,鼓勵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提供積極的支持和理解,讓他知道他不是孤單的,有人愿意傾聽和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