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初三,面臨第一次升學壓力,部分初三學生會出現很強烈的厭學情緒。那么初三厭學有什么辦法,常見的表現有:在心理上表現為對學習的認知有偏差、對學習持消極情緒;在行為上表現出逃避學習、厭惡考試、稱病曠課等;在性格上表現為很敏感、人際關系不良等。
初三厭學有什么辦法
1.找出原因,作出相應調整
初中是小學向高中的過渡階段,知識點比小學增加了很多,難度也大了,再加上要參加中考,不少孩子都感受到了學習壓力。有些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遭遇了很多困難,長期情緒低落,漸漸變得厭學;也有一些孩子,因為考試成績經常排在班級靠后位置而變得厭學。
孩子厭學,除了學習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同學、老師等方面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長期受父母觀念影響,不喜歡學習;有些孩子,進入初中后與同學關系緊張,所以不想去學校,討厭上學;有些孩子,因為初中教師不像小學教師那樣照顧他(她),便對老師產生厭恨心理,以至于不想上學。
找出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好比是醫生找到了病人的癥狀,剩下的就是對癥下藥了。不過要強調的是,改變孩子厭學的狀況,不能太急,用藥不要過猛,要緩緩為之,慢慢來,防止孩子出現“不適”癥狀,引起反作用。
2.跟孩子重新確定中考目標
有些初三孩子學習不上進的原因是沒有合理的中考目標,因為目標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主動性,讓孩子為了目標而不懈奮斗,但是,不切實際的目標卻不能發揮這些積極作用。很多孩子從進入初中起就會給自己確定中考目標,但是,經過初一、初二兩年的學習,有些孩子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就會逐步喪失學習自信心,而目標也失去了激勵作用。所以,家長要跟孩子重新確定中考目標,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可以把普通高中或重點高中作為奮斗目標;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可以把普通高中、職高或中專作為奮斗目標;如果孩子的成績比較落后,則要鼓勵孩子努力考取職業學校。當然,在整個初三一年,孩子的學習成績會出現波動,家長要跟孩子一起適時地調整中考目標,這樣做就能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動力。
3.多與孩子溝通,給足孩子信心
家長要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交流溝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面對孩子厭學的問題,不要責怪打罵孩子,要嘗試著去理解和教育孩子應該如何去改變厭學的情況,對于孩子的厭學情緒上,家長要知道孩子真正厭學的原因,從而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困境;對于厭學的孩子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多夸獎,孩子的功課再怎么差,總有某些功課程度稍好一些的,也可能在某些功課的某些方面做得不錯,還有就是在某個時間段表現尚佳,家長要適時地進行鼓勵。而不要總是對初三孩子說類似“你怎么搞的,成績這么差”,“再這樣下去,你就完了”這樣的話。在學習中,讓孩子學會運用聽、說、讀、寫多種學習方法,懂得不同功課交叉復習,這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初中生是所有學生里面最難管理的學生群體,他們正值青春期,心里充滿對熟人世界的挑戰,不聽、不理是他們的基本操作,如何管理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作為父母,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堅定自己的管理方法,盡量不要與他們形成對抗,適時帶他們出去放松減壓,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溫暖,安撫他們躁動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