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很重要,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和經歷事情,然后多多給予鼓勵。如何讓孩子不自卑提高自信,需要父母認清孩子的天賦特質,接納孩子如接納自己一般。只要父母接納認可,孩子會大膽發揮自我特長,接納自己,越來越自信。
如何讓孩子不自卑提高自信
1、發現孩子的優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但我們家長常常喜歡拿著自己孩子的短處去與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比。這就導致,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不對眼。要想讓孩子變得自信,那就要多鼓勵孩子,多讓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長處。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就鼓勵孩子多展示自己的畫作,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實力。
2、肯定孩子
人的自信是可以培養和積累的,孩子的自信就像一顆樹一樣,從幼苗開始就要不斷地呵護、培養;父母要用積極的、欣賞的態度和語言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我行、我可以、我能做好的自我肯定;用具體的表揚、具體的肯定、具體的欣賞行為,讓孩子不斷積累“我能行”的積極自我肯定,形成自信;適度相信自己,知我所能,知我所不能,成為一個充滿自信的人。
3、多表揚
多表揚,有根有據的表揚,每天至少表揚一次。譬如孩子的字哪怕寫得不好,但可以說他能堅持,屁股坐得住,有定力,將來能成事……如果是文化成績不好,可以表揚其他方面。“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這個理。
哪些做法會導致孩子自卑
1、干預太多
有不少家長,要么因為自己的性格比較強勢,要么是對孩子的擔心太多,對孩子的行為、想法干預過多。比如說,年幼的孩子在剛開始學習奔跑、攀爬的時候,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受傷,動不動就呵斥孩子不要到處跑跑跳跳,在孩子想要進行各種嘗試的時候,總是進行制止。
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對于很多事物都心存畏手畏腳的心態,不敢嘗試,擔心遭到爸爸媽媽的批評,甚至由此懷疑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的心理。
2、與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有關
如果父母總是一種批評、指責、挑剔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在他取得成績的時候告誡他,這沒什么了不起的,不能驕傲;在他做錯事情的時候批評他,真是太笨了,為什么這么讓人不省心,那么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很差勁、不被認可、不值得被愛的人。
3、后天形成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情緒意識的,當他在媽媽懷里的時候,更不會有自卑的情緒。其實自卑情緒是后天形成的,因為成長環境中的某個事件、某種打擊所造成的,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具有習得性的一種體驗。
如何讓孩子不自卑提高自信,我們大人要正確引導他,多講一些勵志的例子,文章。多帶他到戶外活動,培養他興趣,交新朋友,要多多陪伴和寬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