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從小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從要從細節抓起,改變他的學習態度。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通過講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方法等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家長以身作則營造學習氛圍,讓他體驗生活的苦。那么,孩子上學態度不好怎么辦?
孩子上學態度不好怎么辦
1、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2、和孩子做朋友
學習太度不是很好的孩子,就一個特點愛玩。有些孩子不說學習怎么都行,一說學習就沒了精神。其實愛玩的孩子都是很聰明的,家長要去引導他學習。
你首先要跟他做朋友,跟他一起玩,當你們無話不談的時候,家長再帶著他玩你想玩的游戲。慢慢的向學習上引導。還有可以引導他去跟那些比較自律的孩子做朋友。只要用心去陪伴,孩子會越來越棒的。
3、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現代社會吸引孩子關注的事物頗多,孩子接觸到太多的趣味性強又不用太動腦筋的事物,就會對枯燥無味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所以培養孩子學習態度,家長是要花心思的,孩子在學習中有一點點進步,家長都要給出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在學習中逐漸找到樂趣。
4、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就不會端正;態度不端正,學習也不會刻苦。告訴孩子并讓孩子認識到:讀書學習是為他自己,誰也代替不了。一個不認真讀書學習的人,將來就是一個愚蠢的人,沒有前途的人。
要讓孩子認識到這個問題,就要讓孩子從知道感恩回報開始,明白生活、消耗不易,知道自己擔負的責任和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一個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認真的學習態度十刻苦用功的學習,才是正確的人生觀、勞動觀和價值觀。
5、行為上給予規范和強制
闡明了學習必須要有端正的態度后,還要輔以行動來規范孩子學習行為和習慣,如必須上課聽講,認真做作業,按質按量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嚴格監督和要求,不給他們鉆空子的機會,堅決執行下去,經過一段時間,孩子習慣了,學習上也有進步收獲后,他們也會改變過去的不當想法,積極進取的。
孩子上學態度不好怎么辦,家長態度一定要端正,一面感謝老師的關心,一面說自己管教孩子的決心,還要說明麻煩老師費心,讓老師知道家長一定會配合好老師,管理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