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孩子有拿別人東西還撒謊的情況,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了解清楚其中的原因,讓孩子認識到拿別人的東西是不道德的,同時讓孩子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8歲孩子愛拿別人東西愛撒謊怎么辦
1、對孩子的需要應適度滿足。現在的家庭孩子想要就能有,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出現“強占”或“私拿”,這是孩子思維的一個誤區。因此不要全部滿足孩子的需求時,可以讓孩子通過努力去實現。
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嚴格,不允許孩子隨意獲得他并不太需要的東西,但如果家長既不給他提供,又不作解釋,就會使孩子感到失望,很可能導致他產生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占為己有的不良行為。
2、幫助孩子形成所有權概念。平時一定要告訴孩子:這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才能拿。在這個規則中,我們成人比較容易重視前半句,就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拿”,沒有經過同意,我們也不能隨意地拿取孩子的東西。
孩子恰恰透過我們對他的物品的尊重來體驗到尊重感、界限感,進而才能夠去尊重別人的東西,不拿別人的東西。
3、幫孩子形成是非觀念。家長發現孩子偷拿東西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的態度,千萬不要鄙視孩子,控制情緒,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另外,家長也鼓勵孩子主動道歉,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物歸原主。
事后,也要嚴格監督,多點耐心教育。讓孩子知道偷拿行為不可取的,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4、須警惕孩子說謊。若孩子經常“拿”東西,家長則要格外當心。家長要經常檢查孩子的書包,即使多一件小物品,也要問清來路。如果孩子說是朋友送的,即使懷疑孩子說謊,也不要當場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長核查,不要輕易定性孩子偷。家長絕對不能對孩子拿別人東西視而不見,以防患未然。
總之,偷拿東西這個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過度縱容和忽視,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如果覺得有必要,也可以做適當的懲罰!
孩子為什么愛拿別人東西
有兒童心理學研究分析: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由兩種心理因素引起:
一是因為孩子有強烈的占有欲望,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充滿好奇心,而且想馬上獲得。
二是因為孩子有一種異于成人的冒險心理,他們以為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這具有刺激性和神秘性。
對于愛撒謊的孩子應該怎么樣去教育呢
1、當孩子犯錯后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態度,不要用過激的語言去教訓他大加斥責。應該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與之談心,講道理,擺事實,讓他知道自己錯了,做到知錯能改。
2、在平常的生活中,從細節上多關心孩子。父母的體貼關心,能改善親子間的關系,制造融洽的和睦氛圍。在溫馨的生活中,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不知不覺中對孩子起到了正確做人的準則觀念。
3、做孩子最忠實的聽眾,當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時,父母認真、專心的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時,孩子會表現得比較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家長要耐心地聽完孩子的闡述,從而也能從中獲得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