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尤其是在步入青春期之后,會出現許多不良的心理問題,還會出現反駁父母,頂撞父母的行為,如果家長不能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那對孩子今后的成長也會非常不利。
青春期孩子心理問題有哪些
1、虛榮心太強。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在慢慢的發展,這個時候比較容易攀比,虛榮心比較強。這個時候家長們要給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避免孩子在青春期的容易出現扭曲的虛榮心,盡量讓孩子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面。
2、模糊是非的心理。青春期的孩子閱歷比較淺顯,如果在思想上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出現模糊是非的心理,從而引起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甚至還有可能會誤入歧途。所以家長們要加強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產生逆反的心理。
3、逆反心理。不少孩子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4、厭學心理。他們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感到學習沒勁,喪失上進的信心,學習渴望低下,重者甚至對學習喪失興趣,把學習視為苦差事,上課懶得開課本,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盼望著早點畢業以求解脫,更嚴重者根本不學習,終日渾渾噩噩,看到課本就頭痛,坐進教室就犯愁,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對老師缺乏感情,部分學生最終輟學流失。
5、情感問題。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最為美好的一段時光,此時的青少年,情緒有些為敏感,易沖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當然也會伴隨著出現許多情感的困感,如與同齡人的感情糾葛等等。
6、人際關系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也是困擾青少年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其中是與教師的關系問題;與同學的關系問題;與父母關系的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要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尤其是在高中階段進入第二次青春期時,孩子對自己和外界又有新的認知,在他們的內心是極其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和認可,希望自己被當做大人看待。
因此,作為孩子的父母,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做什么事情應該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多征求孩子的意見、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任何、被尊重。
2、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內心是極其渴望自由和獨立的,作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隱私,不要凡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凡事都要聽我的。更不能偷偷地去翻看孩子的日記、手機里的聊天記錄等,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把矛盾更加激化。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理解在先。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為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寬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對這樣做的原因。要杜絕簡單地否定或以長輩的身份,粗暴地壓制孩子的做法。
減少指責。簡單而粗暴的指責會讓孩子大失信心,并改變對自己的評價。父母應該變指責為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質與發展趨勢,引導孩子在反思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