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已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他們也已經漸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會出現許多讓父母無從管教的行為。
青春期孩子的特征和表現
1、自我意識增強。青春期孩子開始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對自身身體特征、情感、思想等方面更加敏感,容易形成自我意識。
2、情感波動大。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非常容易被外界影響,他們的情感狀態變化非常大,很容易被友誼、愛情、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影響。
3、叛逆。青春期孩子總會出現一些叛逆的特征,比如開始跟家長頂嘴,不聽家長話,不喜歡被管束,跟家長反抗、對抗,對社會上很多問題表達不滿、抱怨、叛逆,外貌和行為作風上都有很大的變化。
因為青春期孩子處在成長的過渡期,凡事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也有了獨立、自由支配自己的渴望和念頭。所以在剛剛有了自我成長苗頭的時期,由于對世界的理解還不夠成熟,憑著一股熱勁和青春期特有的自信感,而表現出對世界的叛逆,對家長的不服從。
4、自我中心。青春期孩子開始覺得世界總是圍繞著自己存在,這個時期由于特定的身體和精神發育,青春期孩子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凡事以自我感為主。由于自我感太強。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出現不為別人考慮、排斥他人、不接受別人意見、不理解別人的行為和思想。有些性格的孩子還容易養成孤僻、自負等不正常的性格特質。
5、學好不行,學壞快。青春期的孩子模仿能力超強,但是又學好不行,學壞快,是因為他們對成人的一些習慣更感興趣,比如女孩化妝購物,男孩抽煙喝酒,青春期是以自我角度認識世界的時期,好習慣與學業都是呆板的,內心深處會抵觸。加之這些大道理又是老師家長時時強調的,本來就容易唱反調,說的越多越不想聽,在父母看來就是學好不行,學壞快。
家長應該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
1、家長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尊重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擁有獨立生活的權利。
2、幫助孩子適應青春期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這意味著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運動或者鍛煉身體,使他們有能力應對這些改變。
3、照顧好孩子的情緒,青春期孩子容易感到孤獨或焦慮,家長應盡可能給孩子提供穩定、安全的環境,以免受到不良影響。
4、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青春期孩子會發生變化,家長需保持耐心,才能看到青少年期孩子的真實面貌。另外,還應注意多陪伴他們,為其提供支持,使之能夠更好地應對成長過程中產生的情緒波動。
5、多跟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意見分歧,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以平和尊重的態度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隨意否定和指責孩子,給孩子錯誤的定位。
另外,家長要以合適的方式關注孩子的行為舉止,理性分析,再對孩子做出指導。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并在溝通中讓孩子成熟和成長起來。
家長該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處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忌諱的是與孩子發脾氣,孩子正處在成長的快樂時期,凡事都有興趣和勁頭。如果不順父母心意,父母動輒發脾氣,不僅會影響孩子個性的發展,造成孩子心情消極、覺得不自由。
還可能給孩子產生恐懼、膽小,對社會的不信任、不安全感,孩子本身具有的能力和潛在的素質也可能得不到發揮。所以,愛孩子的媽媽們,這段時間就盡量忍忍脾氣吧,不要跟孩子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