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孩子動手打人跟小小時候動手打人,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因為13歲的孩子已經步入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他們已經具備了一些自主意識,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所以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
13歲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處理
1、父母要保持理智,冷靜處理。當青少年暴躁易怒打父母的時候,父母心里肯定很傷心、憤怒,但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智,冷靜處理,不可以和孩子對罵、對打。
如果父母覺得孩子嚴重的挑戰了自己的權威,然后與孩子相互爭吵、指責、毆打,這是不能解決事情的,只會增加你們之間的矛盾。孩子暴躁易怒的時候,父母要用平靜的語氣與孩子說話,不可以再刺激他。
當孩子打父母的時候,你們可以不打他,但可以共同阻止他的毆打行為,比如,當孩子想要打父母時,父母可以大聲的訓斥他,這是嚴重違背道德和法律的行為。當孩子來打父母時,父母可以把他的手腳制止住,或者請周圍其他人幫忙制止。
2、與兒子直接進行情感溝通,喚醒其同理心。13歲兒子叛逆打父母,父母可以等兒子情緒冷靜之后,與兒子直接進行情感溝通。父母可以把兒子打你們,你們的悲傷、痛苦、憤怒等真實感受都告訴他,努力喚醒他的同理心。
然后問問他叛逆打你們之后的感受,以及他這樣做的原因,還有他希望父母做出哪些改變。當你們坦誠的溝通后,你們之間的關系一定會有所改善。
3、與孩子進行開放的溝通。溝通是解決家庭問題的關鍵。與叛逆男孩進行開放的對話,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我們可以詢問孩子打媽媽的原因,傾聽他們的解釋,并表達對這種行為的不滿和擔憂。同時,我們也要傳達給他們我們的愛和支持,并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尊重和互助。
4、嘗試用關愛打動孩子。對于從小忽視孩子,或者打罵孩子的父母,應當改正教育方式,學會多關愛孩子,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當然這個方法不適合從小溺愛長大的孩子。
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
在絕大多數家庭教育當中,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命令式的說教、專斷式的壓制、無休止的嘮叨發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年常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會產生抵觸心理,進而產生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教育
堅持原則,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如果孩子不任性的話,就不會隨意發脾氣,更不會動手打人。作為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即便是疼愛孩子的話,也不要過分遷就孩子。如果父母過度遷就孩子的話,孩子就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一旦形成的話,就會對被否定特別敏感。
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的話,拒絕的態度一定要堅決一些。平時也要給孩子定一些規矩: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做了之后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也要明確告訴孩子。
嘗試通過講道理的方法,讓孩子分清是非。有的父母反映,孩子太小,如果單純是說教的話,孩子根本就聽不懂,而且也聽不進去。所以,給孩子講道理還不如直接斥責他。其實,家長要明白,這種事情是不能著急的。即便孩子這個時候并不能聽懂,或者聽不進去。
但是,孩子的成長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的,對孩子來說,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就慢慢會明白自己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長期堅持講道理的父母也會發現,孩子慢慢就變得不再發脾氣、動手打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