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動手打人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情緒,家長要及時的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才能避免此類行為在發生。
如果孩子打媽媽怎么辦
1、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幫助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年齡小的孩子,動手打人一般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二是有某種需求。
了解了孩子動手打人的原因后就要對癥下藥,想引起大人注意的,爸爸媽媽要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注,有某種需求的,要耐心教導孩子用語言或者合理的方式來表達。
2、教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疏通情緒。孩子還小,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他們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沒辦法清楚表達自己的心情,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生氣。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來認識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3、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要知道,自己的情緒以及情緒管理能力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所以家長想要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首先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打媽媽的原因
1、孩子和媽媽關系最好。家長要知道,孩子打媽媽,并不是打媽媽這個人,而是想要打掉媽媽身上讓導致自己生氣的部分。比如孩子吃飯時,不喜歡吃胡蘿卜,而媽媽非要讓孩子吃,孩子就會變得不開心,也就想將媽媽逼自己吃胡蘿卜的那一部分打掉。
其實孩子也明白,媽媽是最愛他的人,所以就算打了媽媽,媽媽也不會生氣的。
2、孩子不會表達情緒。孩子對情緒的認知和表達只在最初級的階段,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各種各樣的情緒該如何表達,所以只會用兩種情緒來表達自己,一種是“我很高興”,另一種是“我不高興了”。
孩子控制能力比較差,所以情緒都很外露,當孩子不高興時,就會發脾氣、砸東西、甚至是打媽媽,因為孩子并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悲傷、難過或是憤怒的情緒。
叛逆期的孩子動手打父母,家長該如何教育
1、多給予孩子一些關心和鼓勵,叛逆期的孩子樂于聽好話,在得到父母的獎勵下雖然有時候表面沒有什么反應,但心里面他還是開心的,在他們做錯事的時候,對他們少點責罵,多點關心和安慰,少點埋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當多度鼓勵孩子進步,切勿打消孩子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性。
2、家長們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叛逆期的孩子們正是在向著成年人轉變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或許他們的能力并沒有達到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所應該有的程度,但是他們的內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
很多事情他們都覺得自己能夠做好,所以父母就應該多鼓勵他們,給他們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發揮,當然也可以給與適當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