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個非常關鍵和挑戰性的階段,孩子們正在經歷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關注。要讓孩子感到舒適和不受評判,而且也要給他們適當的隱私;鼓勵他們向你提出他們的問題和擔憂,并認真地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情感。
怎樣跟13歲男孩子溝通青春期問題
1.別太“父母”。
在孩子面前放下父母的架子,避免強硬態度,不然會影響親子關系,并會令孩子有恐懼心理。
2.理解在先。
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為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寬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對這樣做的原因。要杜絕簡單地否定或以長輩的身份粗暴地壓制孩子的做法。
3.充分信任。
信任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并會讓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
4.減少指責。
簡單而粗暴的指責會讓孩子大失信心,并改變對自己的評價。父母應該變指責為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質與發展趨勢,引導孩子在反思中進步。
十三歲青春期叛逆期怎么教
1、從心理方面去改變引導教育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心理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時候,叛逆的孩子都是因為缺少家長的關心、鼓勵、安慰、尊重、包容、理解。只要家長做到這些,孩子的心理問題自然也就得到了解決,如果家長做不到,那孩子依舊還是那個叛逆少年。
2、給孩子樹立榜樣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理論,十三歲的孩子產生可逆性思維,在孩子心里,所有的規則都要大家共同遵守,家長對自己的要求,家長自己也要做到,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比如,家長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就應該避免熬夜和睡懶覺,即使在周末和節假日也不例外,這樣才能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專心做作業,就不要在陪孩子學習時一直擺弄手機,而是要認真研讀孩子的教材,關注孩子的作業,讓孩子更高效地完成作業。
3、讓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觸
有些十三歲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他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這時候做家長的如果真的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就千萬不要強行讓他改正。讓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觸,讓他了解一下其他同齡人的想法,能讓孩子從別人的行為中去考慮自己做的到底對不對。
有一些家長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交朋友,怕他交往的朋友不是好人,如果你這樣做了,孩子反而會更加叛逆。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支持,給孩子這個接觸別人的機會,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判斷。
4、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嚴是愛,松是害”是我們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說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的確,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使孩子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靈壓抑,性格孤避,過早地失去了童真。
所以我認為對十三歲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更應該寬容。嚴格不是苛責,苛求,應該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理;寬容不等于放縱,放任,寬容更多的是對孩子感情、心靈上的寬容,讓孩子有健康的心態在寬松的環境下接受嚴格的教育。
5、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當十三歲的孩子,有渴望獨立的表現時,家長不應急于否定,而應冷靜下來,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很多時候,孩子們看似異想天開的愿望其實由來已久,如果家長貿然從家長的角度對孩子的孩子氣行為做出這樣那樣的負面評價,將極大地挫傷孩子的信心,抑制孩子的成長動力。
怎么和兒子聊一聊青春期的事情
1.建立信任和開放的溝通渠道。讓兒子知道他可以隨時和你談論任何事情,你會認真聽取他的想法和問題,并且尊重他的隱私。
2.理解和尊重兒子的感受。青春期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時期,兒子可能會經歷各種情緒和身體上的變化。你需要理解他的感受,給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勵。
3.激發兒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青春期是一個充滿探索和發現的時期,你可以引導兒子去了解健康生活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知識,讓他對世界更加開放和自信。
4.給予兒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青春期是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塑造期,你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和積極引導,讓兒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幫助他做出正確的決策和選擇。
5.尊重兒子的獨立性和個性。青春期是一個兒子開始探索自我和發展個性的時期,你需要尊重他的獨立性和個性,給他足夠的空間和支持,讓他成為一個獨立自主、自信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