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是會有一些孩子目無尊長、出言不遜,有時即使是反復地強調(diào)效果也總是不盡人意;建議父母可以從各種日常相處的小事開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改變這些不良行為。
沒大沒小說話不尊重人的孩子怎么辦
1、讓孩子多看書。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有少年宮書店和圖書館,多帶孩子去這些地方看書,讓他們在書里學會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從而學會如何禮貌待人,以禮交友,尊重父母,尊重長輩,尊重同學,書里大部分都是充滿著正能量的東西,這樣會使孩子更加陽光,更加開朗。
2、告訴孩子正確表達方式。當孩子表現(xiàn)不禮貌態(tài)度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何用較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孩子也許因為不從而說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還想再看電視嘛。”這時家長可以先暫停孩子看電視的動作,并清楚告訴他原因。
建議他可以換個方式說:“爸爸媽媽,現(xiàn)在這節(jié)目還沒結(jié)束耶,可以再給我一些時間嗎?”婉轉(zhuǎn)的表達減少親子間情緒沖突。當然也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建議,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3、以身作則,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科學證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為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是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人,所以孩子總會向父母看齊,父母則要以身作則,做好自己,成就孩子。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表現(xiàn)得懂禮貌,尊重別人,尊重自己,尊重孩子,從而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教育孩子是作為父母的最基本的準則,所以教育孩子之前先得做好父母,再教孩子。
孩子沒大沒小說話不尊重人的原因
1、孩子從小被溺愛。在家長的溺愛下,孩子自我感覺過于良好,性格自負,很容易就不把別人放在眼里了。
2、不良行為未被及時糾正。如果孩子第一次表現(xiàn)出了不尊重人不禮貌行為,家長沒有及時引導糾正,那么孩子就會認為這是可行的,家長的教育也就越來越不好使了。
3、家長沒做好示范。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么孩子自然而然會觀察父母的言行,所以父母懂得尊重他人,那么他們的孩子很大概率會自己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父母在他人面前畢恭畢敬,對他人溫聲細語,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那么孩子便會耳濡目染。
4、挑戰(zhàn)權(quán)威。有一些孩子沒大沒小,是想要挑戰(zhàn)家長的權(quán)威。這些家長通常以命令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所有行動和生活都掌握在家長的手中。
一直被家長控制的孩子,自然而然的會產(chǎn)生厭惡的想法,所以時間一長他們也就產(chǎn)生了反抗的舉動,而他們對家長說話沒大沒小,也就成為了他們反抗家長的一種行為。
父母教育孩子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1、父母要有身份意識,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只提供給他們衣食住行,更有權(quán)利對他們不良的行為習慣加以約束和糾正。家長在要求孩子完成某些事情的時候,應使用簡單明確的語言。
2、讓孩子學會用尊重的語氣說話。多數(shù)孩子在頂撞了父母后會感到愧疚甚至害怕。所以當孩子有不尊重家長的行為表現(xiàn)時,家長應該及時加以制止,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了哪些影響。
3、孩子的模仿力很強,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給孩子示范尊重他人的方式。父母應讓孩子懂得,表現(xiàn)出感激之情是顯示對他人尊重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