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到了叛逆期之后,不喜歡父母的管教,在面對規則較多的校園時,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擺脫這種“束縛”,于是便出現逃學、厭學等行為,此時家長要正確引導,合理應對。
叛逆期男孩厭學怎么辦
1、不要打罵。雖然自古就有棍棒出孝子的說法,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打罵等一系列狼性教育并不適合今天的孩子。此外,青春期的孩子有叛逆的情緒。你越是打罵,越是禁止孩子做他們該做的事,他們越是想和你對著干。孩子一旦開始叛逆,就會對親子關系造成很大的傷害。
2、讓孩子了解學習的重要性。孩子或許在現階段還沒有了解到學習的好處,只知道是為了考好成績,家長要告知孩子,讓孩子了解讀書也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讓孩子看到一個更大的舞臺,跟更加優異的人做朋友。
3、對孩子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慢慢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可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如利用視覺,看書;利用動覺,寫字;利用聽覺,聽寫。也可把幾門功課的內容,交替進行復習。還可利用討論的方式和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習。
4、建立積極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家長應該創造一個積極、溫馨、支持和鼓勵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愛和關心。同時,也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他們有機會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叛逆期男孩厭學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學習壓力過大。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家長、老師、學生都會面臨升學壓力,而這些壓力大多作用于孩子身上,這些過度的擔心、焦慮、負擔會占用大腦的加工資源,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圍,從而影響學習表現。
二、缺乏正確的學習認識。有的孩子好勝要強,十分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對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過分追求高分數,一旦遭遇挫折,就可能懷疑、否定自己的能力,從而影響學習態度。
三、沒有學習氛圍。有的家庭并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給孩子傳遞了負面信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導致孩子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認為自己即使沒有好好學習、考不上大學也沒有關系。
四、過多的消極情緒體驗。如果孩子本身成績比較差,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消極情緒體驗會越來越多,他們難以跟上老師、同學的進度,慢慢地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
家長怎么做才能解決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問題
要解決青春期的各類常見問題,歸根到底需要家長調整心態,并以身作則。青春期的孩子長大了,會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不要還是像對待兒童一樣,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另外,家長要注意溝通的技巧,即“傾聽+積極地回應+就事論事的反饋”,中間貫穿的是信任、平和的態度。相信做到這點,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