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們發現孩子變得不聽話了,甚至是學會頂嘴了,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表現,家長們要正確對待。
小學生叛逆期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不管孩子多大,作為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選擇和自主權,要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只要不是違法犯罪,孩子的興趣愛好,倘若父母不贊同,也不能以家長的身份扼殺。并且在未經孩子的允許,不可以自私窺探孩子的隱私,并且也不能作為笑料與他人分享。
2、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太多的成功學告訴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人生難免犯錯,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孩子也不例外。哪怕孩子所犯的錯在你看來匪夷所思很低級,也請多多理解他們,退回到孩子年齡,你可能都不如他們,多想想孩子的閃光點,接納孩子。
3、化解孩子情緒。當孩子對父母產生不滿的時候,總會想要做一些事情來氣父母,讓父母也跟著著急生氣。若是父母“上了當”,被孩子激怒,那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使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但是父母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他的行為,平靜地接受他的反抗情緒,孩子就會感覺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從而轉變態度,達到與父母溝通。
4、就事論事,不算舊賬。不管什么時候,教育孩子,都一定不能進行長篇大論的說教,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種行為!批評孩子就事論事,不算舊賬,不對孩子發出過多的指令。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
5、給孩子做好表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為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自豪。這就給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小學生叛逆期最常見的表現
1、愛頂嘴。在與父母交流時,不管對錯,總是要用自己想法頂撞回去。倘若家長說的完全有道理,就會曲解家長的意思,故意頂嘴;家長說的有點道理,必須找到漏洞繼續頂嘴;家長說的完全不占理,就一定要大聲反駁。
2、容易煩躁、發脾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對情緒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因此他們的情緒也是起伏比較大、不穩定的。也許一件特別小的事也能讓他們大發雷霆,引燃心中的怒火。
這些常見的溝通的“誤區”,家長一定要避免
1.說教很多,卻很少傾聽;
2.喜歡用強硬的措辭,“你要”、“你應該”、“你不能”等詞語常掛在嘴邊;
3.不表揚孩子,以免孩子驕傲;
4.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交流時缺乏足夠的耐心;
5.不懂得把握時機,常在錯誤的時間去教育孩子;
6.喜歡橫向比較,說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7.漠視孩子的自尊;
8.輕易許諾,但言而無信;
9.總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10.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