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應該算是理科與文科的結合體,既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有需要大量精準的記憶。所以很多同學覺得難度很大,學不好。
高中生物很差怎么提高?
一、要掌握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系、與有絲分裂各期圖像區別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練習與復習中慢慢掌握。
二、設法突破難點。
有些知識比較復雜,或是過于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抽象問題形象化。
要盡量借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系起來,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間結構復雜,老師一旦出示DNA模型,幾分鐘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借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
2、復雜問題簡單化。
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于生命運動的復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識,能一目了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兩消,末期兩消兩現”,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復雜,可總結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復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三、經常歸納總結。
在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后,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系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記憶。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系,三抓特點。
如何學好高中生物?
一、抓住主干,理清條理。
要抓住主干,才不會遺漏了知識點,而且條理更清晰,便于記憶。舉個例子,對于人體結構列一條主干:人體——各大系統——組織器官——細胞——細胞結構及細胞器——核酸、蛋白質等分子。然后再對每一個層面添加枝葉,有哪些系統以及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各類組織器官的功能以及相互聯系等等。當你脫離了課本還能把這些內容列出來,基本上就都掌握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找主干,最簡單的一個方法-翻目錄,它已經把章節內容總結出來了,只需要按自己的理解歸納一下就行了。
二、抓大放小,跳過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不懂的地方,很多人都會鉆牛角尖,反復思索卻得不到答案,急得跺腳,最后把書一丟獨自生悶氣,耗費了大量時間卻毫無意義。現在生物和醫學還有很多地方人類都還沒有研究清楚,不要一根筋,如果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就不管它,如果是重點內容就做好標記,然后跳過往后看,有機會再向老師請教。最好準備好多種顏色的筆,按自己的方式做記錄。
三、靜得下心,不急不躁。
在學習的時候周圍環境要安靜,便于集中注意力。自己也不要想著別的事情,有的人在看書的時候總會想東想西,想著還有哪門課的作業沒寫,馬上就要考試了還有很多內容沒有復習等等,一定要有計劃,按自己的節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