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由于心理發育還尚未成熟,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處于“煩著呢”狀態。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那么,17歲女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
17歲女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
1、多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會跟家長對著干,都是因為孩子想要爭取自己的話語權,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的權利。
作為父母要學會多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是日常的小事,比如穿什么衣服、去哪里游玩、買什么零食等等,都可以讓孩子來自己決定。
2、給孩子犯錯的空間
孩子都是在一次次犯錯中才能得到成長,父母不要因為害怕看到孩子犯錯而總是限制孩子,要允許孩子犯錯,并且讓孩子懂得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后果,才能使孩子學會更多的經驗教訓。
比如塊遲到了孩子仍然磨磨蹭蹭,父母就不要再繼續催促,完全可以讓孩子遲到一次,被老師批評還耽誤了學習,孩子以后自然能學會管理時間。
3、懂得適當的放手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給予更多的信任,不妨將道理擺在孩子的面前,尤其是15歲左右的孩子,雖然他們的世界觀不成熟,但是也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此時的家長大膽地放松,反而會讓他們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更多的思考,叛逆期的危害,也會逐漸地降低。
孩子叛逆與哪些因素有關
1、進入叛逆期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也會形成自我獨立意識,他們也會一個人處理事情,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過程,所以當父母指責他們的時候,他們下意識的告訴自己,應該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就出現了抵抗父母要求的行為。
2、家長太嘮叨
中國家長總是給孩子立下許多規矩,一旦孩子觸碰到自己的底線,就會無窮無盡地數落孩子,一次兩次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嘮叨成為常態之后,孩子也會產生疲倦。最終這樣的嘮叨只會毫無效果,因為孩子已經對父母的嘮叨產生了免疫力,而且還出現了厭煩情緒,導致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3、家長過于強勢
有些家長在進行教育的時候,總是會認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憑借了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證明自己的觀點都是正確的,所以總會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他們并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4、不相信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成長是循環漸進的,不管是心智還是身體,他們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會面對困難,而父母擔心他們無法完成任務,總是在一旁叮囑。這種叮囑看起來是好心,但是讓孩子覺得是不信任自己的感覺,總覺得父母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就開始和父母對著干。
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諒的錯誤,更不是什么無法解決的難題。他對于孩子來說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作為家長無需過分的焦慮,只需要放下慣有權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導,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