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于叛逆期,無論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諒,但是如果出現打罵父母的現象,一定要被禁止的。無論如何,都不能對自己的父母動粗,那么,孩子打罵父母不服管教怎么辦?
孩子打罵父母不服管教怎么辦
1、相對一味打罵來說,態度方面的威懾更加管用
其實相對成人來說,孩子的世界往往更加簡單,通常也會直接的表達出個人的看法,比如孩子不喜歡某個人,就會直接表示出個人的厭惡,行為上會直接呈現出來。因此有的孩子一旦被惹到,往往就會直接打過去,不管對方是父母還是其他陌生人。
有的父母對于這樣的行為感覺到不在意,完全意識不到孩子自身的錯誤,這樣慢慢的孩子就會變本加厲,一旦生氣就會對父母拳打腳踢,父母一味的忍讓,只會讓孩子親眼變得更加囂張,不會再對父母有畏懼之心。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將變得肆無忌憚,以后想改基本也不可能了。
2、在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時,父母需正確引導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出現打人的行為,完全在于發泄個人情緒,這時候父母一定要及時進行正確引導,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態度,堅決進行制止,這樣才能對孩子產生威懾的作用,不至于讓孩子變得肆無忌憚。
3、切記說教
大人不要總是說孩子這里不對、那里不好,讓小孩子積累情緒,大人要學會與逆反期孩子相處的技巧,學習一下相關知識。再次大人對孩子不要一些問題過寬,一些問題過嚴,不能放任孩子的無理行為,也不能總看孩子不順眼,過多干涉孩子。
孩子為什么會動手呢
1、父母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的行為,甚至導致他們“模仿”父母的語氣和話語。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慎重,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父母只要以身作則,就能樹立威信,孩子也更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2、網絡的影響
孟母三遷的故事最能說明環境對兒童的影響。現在很多孩子看動畫片他們看的動畫片:低俗,暴力,充滿負能量。這就導致了我們的孩子在邊看邊學中形成了很多“壞習慣”。因此,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動畫片時,應著眼于具有積極研究內容和教育理論意義的類型。
3、家庭氛圍的影響
如果孩子長期處于不穩定的家庭之中,冷漠的家庭氛圍中 必然缺乏安全感和溫暖。
通常這類孩子會為了得到廣泛的關注而用聰明來偽裝自己,但在其他地方,他們會用“暴力”來發泄自己的憤怒,或者直接用“暴力”來引起社會的關注。
總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不能總是去放縱孩子,這樣只會讓他們的性格變得扭曲,成為一個讓人不省心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在他還沒有反抗意識的時候,很容易接受這些日常的行為習慣,變成一個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