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內向不敢說話,這種性格很常見,但是不管是對孩子的學習也好,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也好,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那么孩子膽小內向不敢說話怎么辦?
孩子膽小內向不敢說話怎么辦
1、首先要確定孩子膽小內向不敢說話是不是就是性格的問題,對于性格可能存在一些天生就有的因素,也會受到生活及教育的環境影響,比如孩子不夠有自信就是形成這種性格的一個原因。
2、對于后天的部分,家長可以多在日常中來下功夫,一有空就要多帶孩子外出,多與其他的大人小孩進行接觸,只要接觸的次數多,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丟掉一些戒備心。
3、孩子內向的一個表現則是看到大人不會打招呼,不要將這點歸于孩子的禮貌問題,這是孩子有著較強的自我保護,膽小內向的不好開口,這時家長可不要訓孩子,會有反效果。
4、家長可以給孩子進行鼓勵式的訓練,訓練時可以使用漸進方式,比如孩子叫人的聲音非常小的話,就要耐心鼓勵用較大的聲量再叫一次,一定要用鼓勵而不是訓斥,這樣逐步的鼓勵孩子叫人有足夠大的聲音后,再進一步教孩子用看對方眼睛叫人的方式來表達真誠。
孩子膽小內向不敢說話的原因
1、家庭教育過于嚴厲,導致孩子壓迫感強烈。孩子是家長的希望和未來,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成為自己心中的驕傲,所以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難免就會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要求過于嚴苛。電視不讓看,游戲不讓玩,手機不讓摸,只能專心于學習,成績更是重點關照,各種作業、課程資料、輔導班、興趣班等滿天飛,讓孩子時刻處于精神緊張的狀態,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嚴格要求孩子各方面的習慣等,做錯事或做的不夠好,便會遭到指責甚至打罵。嚴是愛,但是過于嚴厲,則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一旦無法承受,勢必會傷害到孩子,讓孩子性格變得膽小內向,所以,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做到嚴而不厲,拿捏好力度。
2、與外界接觸太少,導致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交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的一項重要課程,一旦脫節,就會寸步難行。而很多家長卻并不重視這方面的培養,為了呵護好孩子,把孩子養成了“宅”寶寶,很少出外跟其他小朋友玩,這樣當然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內向。
3、父親因為工作或其它原因忽視了孩子,讓孩子缺少與父親相處的時間。家庭中,往往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幾乎都是媽媽陪伴和教育孩子,媽媽這個角色確實非常重要,是整個家庭的核心。但是只有媽媽,少了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爸爸可以帶給孩子冷靜、理性、堅強、勇敢、男子漢的榜樣作用,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
孩子膽小內向不敢說話怎么辦,孩子膽小內向不敢說話,主要還是性格問題,家長在引導孩子時,一定要注意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選擇正確的引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