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很多家長都覺得現(xiàn)在教育孩子太難了。不僅要管孩子的吃穿,還要管孩子的學習,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即便如此,孩子們還是經(jīng)常說父母“不關心”、“不尊重”、“不理解”,這讓父母很擔心。那么,11歲男孩叛逆家長怎么辦?
11歲男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辦
尤其是有些孩子比較叛逆,父母無論嚴管,還是硬說,都不是很有效。而且,相對而言,男孩比女孩更讓父母擔心。
為什么男孩更容易叛逆?
從男生和女生的叛逆程度來看,男生叛逆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原因如下:
①自我意識變強,開始挑戰(zhàn)父母權(quán)威
與女孩相比,男孩在青春期更加自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感覺自己像成年人和“男子氣概”,開始不服從父母,甚至故意挑戰(zhàn)他們的權(quán)威。
②他喜歡標新立異,不同意父母的意見
青春期的男生,很多都喜歡耍酷,想要被追捧,被崇拜。所以,他們習慣了標新立異,一切都與父母作對。當他們的父母告訴他們往東走時,他們就往西走,想盡辦法反抗。
③意志薄弱,容易受外界影響,養(yǎng)成壞習慣
其實,青春期對于男生來說也是一個迷茫期。雖然他們是三觀尚未完全確立的“小男孩”,但他們渴望成長和被尊重,因此意志薄弱,最容易受外界影響。比如學會逃課和上網(wǎng)、抽煙、喝酒、打架等不良習慣,讓家長操心。
為什么男孩更容易叛逆?找出為什么一個混蛋可以成為一個溫暖的人
④追求自由,把一切家長的關心都當成“干涉”
處于青春叛逆期,男孩子喜歡追求自由,即使是父母關心,他們也覺得自己在“干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結(jié)果,他們通常在和父母說兩句話之前就拒絕與父母交流并且發(fā)脾氣。
事實上,由于大腦結(jié)構(gòu)的差異,男孩的叛逆期比女孩更明顯。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曾在《養(yǎng)育男孩》一書中提到,男孩的左右腦建立聯(lián)系的時間晚于女孩,因此他們的行為更傾向于右腦。他們傾向于邏輯思考,并且擁有比口頭技能更多的動手技能。
因此,當叛逆期到來時,女孩傾向于口頭表達自己,而男孩則傾向于破壞性行為。
找出原因,按照以下方法對癥下藥,“混小子”也能變“暖男”
①尊重孩子,學會示弱
隨著男孩越來越獨立,父母應該順勢而為,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學會示弱,不要把孩子當父母,而是把孩子當朋友,交流。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尊重,不會刻意挑戰(zhàn)他們的權(quán)威。
②少說多做,拒絕嘮叨
因為男孩的叛逆體現(xiàn)在破壞行為上,說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很欠缺。如果他的父母經(jīng)常嘮叨他,他會生氣,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辯護。如果他不能告訴父母他的真實想法,他就會生氣,比如扔東西、用拳頭砸墻,只會加劇沖突。
因此,父母應該少說多做,拒絕嘮叨。與其嘮叨他們,不如引導孩子行動,或與男孩一起討論他們的想法。
③寬容一點,允許孩子犯錯
青春期男孩,精力充沛,但也比較魯莽,所以容易做沖動,容易犯錯。作為父母,理解這一點并寬容并允許您的孩子犯錯。只需在孩子犯錯后給他們正確的指導或一些“朋友”的建議。
11歲的男孩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叛逆,所以父母需要做好準備。即使孩子特別叛逆,家長都要冷靜,告訴自己:“我生的,這就是叛逆期的表現(xiàn)。”那就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而是讓孩子發(fā)泄完以后,花時間坐下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