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規矩比較多,而小孩子又比較調皮搗蛋,難免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所以家長一定要理性看待,千萬不要等孩子到家之后,對孩子一頓揍,這樣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在學校犯錯回來家長怎么教育
1、安撫情緒。在中小學家庭教育中,懲罰的最大副作用就是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對錯誤的懊惱、對斥責的委屈、對氣氛的害怕、對家長的恐懼……甚至延伸到對爸爸媽媽愛的懷疑。
此時家長必須站在比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一旦孩子知錯表態,就要及時壓下怒火,以寬大的胸懷安撫孩子,讓他知道,懲罰是出于一顆愛他的心。
2、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家長們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怪罪孩子,孩子可能不是故意的啊,或者有什么苦衷。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為什么孩子要這么做,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還是不知道。
家長們耐心聽孩子講,了解起因和經過。但是和孩子說話時語氣要溫柔,不要氣沖沖的說“你知不知道自己錯了!”這樣會嚇到孩子,本來孩子的表達能力就不好,這么一下更不知道怎么解釋了。
3、告訴孩子為什么是錯的。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家長一次次的氣孩子犯錯,孩子一次次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導致了孩子“屢教不改”的假象。
因此,家長們要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怎么辦,并說明犯錯的后果是什么,孩子需要承當怎樣的后果,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4、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家長心一軟,就原諒了孩子,然后幫孩子收拾爛攤子。但是這樣做給孩子留下的記憶不深刻,孩子也會有“反正有爸爸媽媽幫我,犯錯了也沒關系”的想法,而變得難以改正。
教育犯錯的孩子時,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1、保持冷靜的頭腦。一般孩子犯錯后,父母也會變得很生氣,因此,情緒會變得非常暴躁,其實,這時候往往教育產生不了任何效果,反而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
所以,父母應該對于犯錯的孩子,應該首先保持冷靜的頭腦,這樣才不會對孩子大打出手,或者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語言。
2、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孩子做錯事情后不愿意認錯,是害怕更多的人知道,擔心大家笑話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媽媽應該小心處理,不要圖一時口舌之快,當眾挖苦、羞辱孩子,以避免對寶寶的自尊心造成傷害。
3、要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并承擔責任。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切忌盲目大吼大叫。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為自己的過錯負責,這才是一位好父母應該做的。
尤其是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因為心智發育不完全,他們不懂得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父母只有讓他們自己真正明白是非對錯,他們才會牢牢記住,并保證以后不再犯。
家長一味地袒護犯錯的孩子,會有什么后果
1、變得以為我為中心。家長的包庇和袒護只會讓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明明孩子應該是一個謙遜有禮貌的人,但是家長一次又一次的包庇,讓孩子成為了一個明知有錯誤,但卻不懂得改正的人。家長的袒護,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不懂得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
2、自控能力差。在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是家長給予孩子的,只是縱容和袒護的話,那么孩子的自控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差,他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因為他們在做相同事情時,只會覺得自己即便是再做一次,即便這件事情他們明明知道是錯誤的,但是他們也仍舊會覺得父母會包庇自己,父母會為自己買單,所以自己根本不用去管自己的行為,一切都有父母來幫助自己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