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在面對叛逆期的孩子時,總是會感到十分的手足無措,但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家長們要及時改變教育方式,才能幫助孩子順利的走出叛逆期。
11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做
1、及時改變教育方式。孩子有叛逆心理很正常,要經常與孩子溝通,打罵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應該平等交談,減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
2、營造溫馨、寬松的家庭氛圍。關注孩子的情緒,溫馨、寬松的家庭氛圍能有效幫助孩子緩解壓力。其次,讓孩子盡情傾訴,當發現孩子情緒反常時,父母要找適當的時機和孩子談心并引導孩子。
3、切忌啰嗦。家長啰嗦最讓叛逆期孩子最受不了,這是一種種令人反感的行為,并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有時候,家長這種苦口婆心的方式,反而會使孩子的叛逆變得更加嚴重,因此,跟孩子進行溝通教育時,不要太過于啰嗦。
4、多鼓勵孩子,留心孩子的每一次改變。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尤其叛逆的孩子自尊心更強。做什么或學什么,總想做到最好,總想得到父母的認可。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直打壓式,總是與別人家孩子相比較,留心孩子的每一小點改變和成長,并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關心。
11孩子叛逆期為什么普遍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教誨
1、傳統的教育方式。雖然父母們總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基本上也是沿用了傳統的教育方式。在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中,鼓勵和贊揚被用得很少,但是批評和責備卻被用得很多。
而如今的時代,孩子能夠接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教育方式上,他們也懂得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所以對于父母們的傳統教育方式,孩子們也敢于說不。
2、錯誤的榜樣。很多父母一方面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方面自己卻做不到,比方說大部分的父母都要求孩子盡量少玩手機,但自己卻經常玩手機到深更半夜。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一味要求孩子做到,這似乎于情于理都不太符合教育的理念,也讓孩子有了充分的理由和家長進行對抗。
3、無限制的溺愛。缺少愛的孩子會叛逆,過度溺愛的孩子也同樣會叛逆。有些父母過于遷就孩子,事事以其為中心。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要什么給什么,生活懶散,凡事包辦替代。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到了叛逆期更加如此。
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有哪些表現及變化呢
1、情緒波動大。孩子在叛逆期會情緒波動較大,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情緒。有時候可能會很憤怒,有時候則會變得敏感、脆弱。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接受孩子的這些情緒。
2、獨立意識增強。在叛逆期,孩子會變得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不太愿意聽從家長的安排。他們喜歡自己決定某些事情,可能會因此和家長產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