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需要耐心,因為他們經常會有情緒波動和挑戰權威,甚至一言不合就拉黑父母,不和父母溝通,需要我們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并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把家長拉黑怎么處理
沒有無緣無故孩子就拉黑父母的,要想想原因,是不是作為父母過分的干擾孩子的生活了,引起對方反感了?
首先作為父母,不要因為你們生養了他們,就可以恃無忌憚的干預孩子的學習,生活,愛好,行為等等一切父母覺得不對的地方。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他們沒有能力獨自生存的時候,作為父母可以提供生存必需品和學習的條件,然后正確教育他怎樣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獨立自主,遵守公德的善良,誠實,勇敢的人。
平時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最好用詞:“我建議,我希望,你可以的,我理解”等等,而不是“你要,你必須,你應該”等命令口吻。
總之要尊重孩子,不要把他當成你的附屬品,你們是平等的。這樣孩子還會拉黑你們嗎?肯定不會了,因為你們不只是父母和子女的關系還是朋友的關系。
孩子為何拒絕與父母溝通
家長一味地反復說教
孩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長陷入兩難境地:看著孩子的狀態不好,不說吧,他不用心;說吧,他嫌你嘮叨。家庭矛盾由此產生,甚至雙方長期冷戰。高中生煩的是家長嘮叨,缺的是與家長的正常溝通。而很多家長認為,跟孩子溝通就是督促他學習。
有些父母很有本事,不管談論什么,話題最后都會繞到學習上,無論干什么都能與學習聯系上,好像不談學習,孩子就會退步一樣。這種交流無疑讓孩子難以接受。
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高中生和初中生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有了更加強烈的自我意識,喜歡自己處理問題,不愿意家長、老師過多干涉,而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在這一階段的特點。對孩子表現出的厭煩情緒,如果我們依然用老眼光看待孩子,用老方法來反復說教,甚至粗暴干涉,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缺乏共同的興趣和話題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雙方都以自我為中心,各說各話,無法激發交流的興趣。比如:孩子問爸爸:您聽說過藍瘦、香菇嗎?爸爸說:不知道。爸爸以為藍瘦香菇和家里的蘑菇一樣都是吃的呢!
什么是代溝,這就是代溝。兩代人喜歡的、關注的東西都不一樣,怎么交流?沒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想要找到話題還真難。所以,高中生回家后主動與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十多天不與父母說一句話。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該說什么。
父母有時候會主動跟孩子說話,但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怎么樣,最近學習成績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類的。雖說這也是關心,但日復一日總是這一個話題,孩子聽個開頭就煩了。
只強調學習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上學時,最讓我們討厭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你看人家誰誰家的孩子考了全班第一”、“別人家的孩子考了名牌大學”、“那誰誰家的孩子拿了大獎”當我們還是學生時,我們就深受這種“別人家的孩子”的折磨,可當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往往不自覺地開始延續這種說教模式。
殊不知,家長的嘮叨和拿孩子與他人相比較的做法,往往會激發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家長的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勵孩子上進,但這樣的比較往往適得其反,它給孩子的暗示是:你沒希望了,連父母都不信任你。孩子得不到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不愿意和家長交流,家長也就無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不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肯定是有什么事瞞著我們,很多家長往往會這樣想。為了不讓孩子“學壞”、誤入歧途,不得不對他進行全方位監控。但這種做法,往往會讓孩子更加反感和抗拒,畢竟每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并且希望自己的隱私得到尊重和保護。
于是,他們更想遠離父母,擺脫家長的監管束縛。孩子和家長對峙的時間長了,彼此的隔閡也就變得越來越深。其實,家長的嚴厲管教,猶如手里握著一把沙子。當你擔心沙子會掉落時,禁不住想把手握的更緊一些,然而卻發現,這樣做只會讓沙子流出的越快,最后手里只剩下一點點。
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和平相處
1、爸爸媽媽首要應當在子女面前做出榜樣,成為子女學習的榜樣。例如作業、日子中的壓力、不順心不在子女面前披露出來;夫妻之間的沖突不在子女面前暴露;養成良好的家庭日子習慣,常常陪同家人;任何工作不影響正常的家庭日子等等。
2、隨時關懷子女的心思改變,尤其是出于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孩子許多的主意,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模式去對待。了解孩子心思的改變,能夠經過多種方法,能夠正面溝通,也能夠經過旁邊面去了解。
3、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并作出正確引導。例如早戀、虛榮、貪玩等等;不要采納粗獷的手法,應該選用引導、溝通的方法。
4、把孩子作為朋友,不要把孩子作為下級。孩子遍及都會很討厭批判、家長間相互比較、告狀等等在他們以為不能承受的工作。
5、不要羞于和孩子溝通一些青春期、生理發育的論題。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和心思都會發作許多改變,大多數家長關于孩子的這些改變,不知道怎么與孩子溝通,或者說覺得和孩子說這些難以啟齒。
其實,越是這樣,孩子對異性,對不知道等方面都會發生一種獵奇,繼而會在心里構成各種的主意,這對孩子的心思開展是極為晦氣的。
6、鼓舞孩子,多和孩子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對他的關懷,表彰他處理得好的工作、做得好的方面,可是絕對不能溺愛,自己能動手做的工作,爸爸媽媽不要以為的包辦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