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無緣無故的怒火,父母也可以和孩子進行理智的溝通,找出孩子憤怒的原因,幫助孩子一起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總跟父母發脾氣怎么辦
1、規則訂好。好爸媽不代表就是規則訂好的爸媽,凡是對孩子溫柔和善、沒有脾氣,反而會讓孩子軟土深掘、無限上綱,甚至習慣把自己的壞情緒倒給父母。
我們要把規則訂立好,教孩子合理的界線,例如寫完功課才能吃點心,或者晚上記得把聯絡簿拿給大人簽名,如果孩子沒做到鬧脾氣,千萬別心軟,請讓他承擔沒做到的后果。
2、冷靜情緒。不僅是冷靜孩子也冷靜自己,不要因為孩子的大小聲、態度差,就立刻對孩子動怒,你應該知道,當你也大小聲,孩子只會更有情緒,雙方都冷靜才有溝通的機會。孩子冷靜下來后,彼此試著討論冷靜及控制方法,像是先去喝個水、先自行到書房緩和情緒,父母可以提供一些冷靜作法給孩子參考。
3、同理思考。教導孩子同理心,可以由換位思考來訓練,我們可以反問孩子,如果你是我的話,會不會很難過、生氣?引導孩子站在另一方的角度,學習適當的溝通方法。
4、引導覺察。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很生氣、情緒處在臨界點了,大人要引導孩子自我覺察情緒,可以告訴孩子,只要感到自己講話開始變大聲、呼吸變快、臉紅心跳加速、快受不了了,就是情緒要爆炸了,這時候就要回到第二步驟,請孩子去找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情緒發泄在爸媽身上。
孩子總跟父母發脾氣的原因
1、孩子的情緒受到父母情緒的干擾。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情緒并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影響,肆無忌憚的在孩子面前展現最真實的自己,而從未理會自我的情緒帶給孩子的干擾。
如果孩子不是父母的小棉襖,沒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父母就會認為孩子不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不理會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對孩子肆無忌憚的發火生氣,從而導致孩子受奉情緒的影響日益情緒化,也更加的暴躁易怒。
2、孩子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任何人的情緒都是有正反向的,多數父母會在孩子歡欣鼓舞的時候,隨著孩子一同體會溫馨的片刻。但是當孩子情緒極度消極,甚至和父母大吵大鬧的時候,父母事實上是沒有心情尋找孩子情緒消極的原因,多數父母會對著孩子一通指責,妄加評議,導致孩子的情緒更加負面化。
孩子本身九缺乏對于情緒的管理能力,若是父母忽視孩子的情緒管理,只會加劇孩子的情緒化本身。
3、家長過于情緒化。多數孩子的情緒化是在父母情緒化的影響下逐漸養成的性格習慣,很多父母忙于奔波,在家庭中脾氣極度暴躁,一點就著,很容易就發生情緒化的場景。孩子看到了就會在無形之中受到父母情緒化的熏陶,和父母一樣被情緒所控制。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波動,家長該如何應對
當孩子情緒波動大的時候,父母要做到陪伴,并引導孩子向他們傾訴。在青春期的過程中,家長要做的是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很多孩子不愿意跟家長說自己的內心想法,更多的是因為他們認為家長會不認同他們的想法甚至會認為他們荒唐。
所以家長要做到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并且合理接受,不能給他們一種自己很權威很嚴厲的表現,這只會讓你們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