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面對長期的挫敗與痛苦時,因此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此時家長頻繁的講道理、說教,只會引起孩子更大的抵觸情緒,此時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學會理解孩子,給予孩子支持,才能逐漸改變孩子的狀況。
如何拯救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
作為家長,當孩子自暴自棄時,最應該的是學會換位思考。孩子在人生態度上,出現厭世和厭學的情緒,家長其實最應該的是從自身的教育方式找原因,因為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孩子長成怎么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在這種白紙上畫上什么。
孩子身上的行為,孩子的缺點,孩子的三觀是否正確,其實都來源于家長的影響,所以,孩子出現問題時,與其教育孩子,倒不如先反思是否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行為對孩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父母從自身找原因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作為家長,當孩子自暴自棄時,需要完完全全地接納孩子。與孩子產生一種共情的能力,讓孩子感受到向你尋求幫助是一種安全的,是會獲得幫助和不會受到懲罰的,取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作為家長,當孩子自暴自棄時,需要與孩子進行積極的溝通。親子溝通,很多時候是問題解決的關鍵,如果孩子不是那種將心窩禁閉,將自己收藏的人,那么家長只要與孩子進行必要的親子溝通,事情是不會繼續往壞的方向去走的。
要讓孩子敞開心扉,就要看平時有效溝通的頻次。長期有效的親子溝通是建立在子女和父母互信的基礎上的,這當然也要靠平時的努力。
作為家長,當孩子自暴自棄時,需要引導孩子將精力轉移到相關的興趣愛好上。如果孩子因為學習的壓力太大,而平時又有一定的興趣愛好時,就可以鼓勵孩子將精力轉移到興趣愛好上,進行一段時間的心理療愈。
作為家長,當孩子自暴自棄時,必要時給孩子一些心理暗示,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才是值得自己去追求的?當然了,這些不能以說教的性質進行,得讓孩子在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己去悟。
孩子自暴自棄的原因
1、得不到回報。得不到回報的孩子就像是戀愛中單戀的一方,他們不斷的付出,不斷的傾注心血,但是得到的回應是很少的,這樣的話,單戀的人難免失落,漸漸的就不喜歡對方了。那么對于孩子來說也是這樣的,“得不到回報”是他們無法堅持的重要原因。
2、失敗效應。失敗效應講的其實是失敗對人的不利影響,會形成一個連鎖反應,孩子越失敗越不想努力,久而久之,做事沒有斗志,容易放棄。
3、對自己沒有信心。失敗乃成功之母,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力量,這是因為在這些人的心中,缺乏強烈的自信,沒有能夠支撐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對自己也不夠認可,所有容易半途而廢,堅持不下去。
孩子厭學自暴自棄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1、消除孩子的抵觸情緒。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一直去限制孩子,認為孩子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就全部給孩子包辦。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生理反應。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用長者的身份去教育孩子,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出現抵觸情緒,不但孩子不會聽你的話而且更容易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
家長要徹底摒棄我是長者,在我這沒有公平可言這種思想,必須要服從陳腐觀念。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
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我們一定要努力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有些父母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沒有意識到安靜的環境對孩子的學習有多么重要。他們總是喜歡下班后邀請朋友在家里打撲克和麻將,或者晚飯后就打開電視。在這種環境下,孩子難以專心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