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教育男孩和女孩兒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會自然而然的認為男孩子生來就應該比較皮實且堅強,其實要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而定,有的孩子性格上會比較不自信,這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幫助。
男孩子遇到事情愛哭怎么辦
1、哭不是脆弱而是悲傷
脆弱是性格,悲傷是情緒,而哭是情緒宣泄的途徑。當一個人還會哭的時候就表示他愿意將自己的內心打開,渴望交流,渴望關愛。
2、每個人都有哭的權利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告訴他不要哭,特別是男孩子,一部分是因為覺得孩子哭得很煩,還有覺得哭是懦弱的表現。其實不允許孩子哭的家長大多有個不美好的童年,他們早年的情緒被壓制,不知道如何去釋放,他們不耐煩,聽到哭聲易怒煩躁,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灌輸哭是不對的。其實每個人都有哭的權利,不管男女,釋放情緒,調整心態,才能盡快地從不好的情緒里走出來。
3、哭不是錯誤,但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話題在當前社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大家都嘗試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但談何容易?一個人的情緒往往是多年的積壓而形成的定勢,不是輕易能控制的。而一旦情緒失控往往影響生活和工作,這是后我們要知道哭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要讓自己過的充實,通過學習不斷強大自己,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壓力,讓自己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也能收放自如。
男孩子不堅強怎么辦
首先,要按照男孩子的個性特點引導和養育。男孩子性好動、頑皮、膽子大、好奇心強,甚至有點“野氣”父母和老師要因勢利導,絕不能夠壓制其個性的發展。幼兒園里,一般打架的都有是男孩子,老師不就一概地指責和嚴禁,而應適當地寬容,否則其膽子會越來越小。更主要的是要引導男孩子做女孩子的保護人,賦予他一定的責任感。
其次,要讓男孩子多參加室外和群體活動。有些父母擔心,小孩子室外活動多了,容易變野,怕難以管束?,F在都是獨生子女,小孩在家很容易淹沒在溺愛的氛圍中。從孩子從1歲半開始就有較強的意識,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給他們的關心照顧會使他們逐漸形成養尊處優的心態,無形中增強了他們的依賴性。
應更多地讓男孩子和女孩在一塊玩,不要怕他們打打鬧鬧,爬墻上樹,要給男孩一定的空間。同時,要多帶他到公園去玩,那些驚險而又保險系數很大的游戲,有助于培養男孩子堅強的個性和冒險精神。
再次,防止男孩子成為”小霸王“。有些家庭重男輕女,幾乎事事都給孩子開方便之門。無論是吃零食還是玩玩具,他們都無需與他人分享,他們本能地意識自己是當然的占有者。毫無疑問,這樣很容易使其養成自私、小氣的性格,男孩子很容易學會霸道,成為家中”小霸王“。
應該讓孩子們一起玩玩具,吃零食也應該有意識地分給大家吃,只給他應得的那份,盡可能地使他減少優越感,使他逐漸意識到他只是家中的一分子,并不是家庭的中心,這樣有助于男子豁達大度的個性養成。
男孩子懦弱的原因
1、遺傳:如果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存在性格懦弱的表現,就可能會出現在孩子身上。
2、性格和氣質類型:如果孩子性格內向,從小就容易緊張和害怕,長大以后就會出現膽小懦弱的表現。
3、家庭或學校教育:比如父母比較嚴厲,要求比較高,老師是完美主義者而且暴力懲罰孩子。父母和老師的教育都可能導致孩子性格懦弱、容易緊張、特別膽小。
4、發育:如果孩子的神發育還不成熟,本身就容易緊張和害怕,也有可能會表現出膽小和懦弱,隨著發育的成熟也有可能會逐漸地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