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時期是孩子叛逆的高發期,不是說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多特別,而是因為他們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識極強,做事我行我素,很容易和父母發生矛盾。那么初中學生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教育?
初中學生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教育
1、和孩子平等相處,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孩子一旦有了獨立意識,就會蔑視權威,如果家長做不好,孩子就會認為在阻礙他的成長,而家長要做的就是角色互換,盡可能的站在他的角度來進行換位思考,家長思考明白了,和孩子的交流也就順暢了。
2、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少喝斥多鼓勵。無論處于什么時期的孩子,都還只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孩子,他們所希望的,是家長對自己的獨立意識的肯定,而不是批評和阻礙。肯定的作用遠遠大于否定,孩子往往向著鼓勵的方向成長。
3、給他足夠的私人空間。讓他在足夠的時間和隱私空間里,去尋找定位,調整自己,給他足夠的試錯機會,不要嘲笑他,不要試圖窺視他的隱私,他的成長會更加的順利。
4、父母要注意遠離帶有情緒的教育。初中生學業上背負的壓力是很大的,強大的精神壓力本身就會刺激孩子做出一些過激的反應,不愿再聽老師跟父母的嘮叨,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激化矛盾,懷柔教育遠遠勝于情緒教育。
5、給他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包容尊重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又不明白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這時家長要有包容心,理解孩子的頂撞,并不是故意的,試著有事和他商量,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
初中學生叛逆期主要表現
1、盲目跟從“潮流”,易被不良行為誤導和引誘。初中生好奇心強,喜好新鮮事物,容易被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和行為所吸引,盲目跟從抽煙、酗酒、打架等不良行為,并把這些行為作為自己很酷、與眾不同的表現。
2、厭學、逃學,甚至離家出走,尋找“安靜的樂土”。受社會上一些“讀書無用論”和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等負面信息的影響,一些學困生,課堂上聽不懂、課下又不愿意主動學習,再加上老師的冷漠和忽視,以及家長的簡單粗暴,導致他們更加厭學,曠課、逃課,尋找逃避場所,便成了學困生的家常便飯。
3、討厭家長的說教,指東往西。伴隨初中生成人感的增強,渴望擺脫家庭的束縛,不希望家長把他們當作孩子來看,喜歡跟家長對著干,“你指東,我偏往西”,精神分析理論將這段時期稱為“仇親期”,大概要持續2-3年左右。
初中學生叛逆期的表現十分明顯,家長只要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和他們硬碰硬,要尊重孩子,包容孩子,有時候懷柔教育才是引導孩子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