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三年級,很多家長突然發現孩子有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下降,而且孩子開始反駁大人不服氣的現象,有時還會收到老師的反饋,說孩子容易焦躁,上課心不在焉就是不聽,做課堂練習跟上節奏等。那么,三年級孩子成績下降怎么辦?
面對小學三年級的分水嶺,家長要重視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年級孩子成績下降怎么辦
1、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要重視,這是提高孩子理解能力的根本。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仔細觀察過您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之所以在這里強調口語表達能力,是因為進入三年級后,如果您的孩子英語口語能力還不夠成熟,那說明你平時不重視家庭教育,不重視親子交流,孩子的口語發展明顯滯后。
所以,家長想要孩子順利通過三年級的分水嶺,平時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多說,多練,說完整的一句話,這樣才能增強孩子的思維能力。
2、時間管理能力要注意,效率高可以減少孩子的學習時間,增加休息和玩耍的時間。
由于三年級學生正處于游戲時間的高峰期和第二個抵抗階段的高峰期,家長必須充分意識到確保孩子在兩個高峰期之間有合理的休息和游戲時間。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和玩伴玩得開心,刺激大腦。因此,聰明的父母往往會精心規劃和管理與孩子的課后時間,優先合理安排玩耍時間,然后引導和鼓勵孩子高效學習,讓他們玩得開心,學習快樂。
3、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減少孩子對數學學習的恐懼。
之前我提到三年級數學難度增加,很多孩子開始出現數學學習恐懼癥,如果家長發現你的孩子不愿意配合復習和練習,你一定要注意,一定要觀察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
比如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計算這部分,如果光讓孩子記住公式算法還遠遠不夠,還要增加一些動手做圖的練習,無論是用筆在紙上畫畫,還是用工具做實物圖形,是培養孩子圖形空間感的訓練。只要孩子多動手和觀察,才能讓孩子充分理解圖形的概念,從而在計算中建立邏輯思維,進而快速理解和正確計算。
總之,三年級孩子成績下降怎么辦,爸爸媽媽發現孩子上三年級的現象,要做的不是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給孩子“能量”,如果說“補課”,真的是補課對于孩子的學習能力,是要鞏固孩子的閱讀力、認真力、專注力三大支柱。有了這些能力的孩子,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好,僅靠補習班補課“輸血”,并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