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沒有耐心總發脾氣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多跟孩子交流溝通,了解孩子;2、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想想同樣的情況自己是不是能做好;3、家長要學會轉移焦點,不要總是把視線放在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上。
對待孩子沒有耐心總發脾氣怎么辦
1、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很多家長朋友因為平時上班工作忙,下了班又要忙于應酬,回到家里已經很晚了,即使不晚也是累得想躺在沙發上休息,或者玩手機,真正能用來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很少,自然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就少了。長此以往我們會發現家長們對自己孩子的性格、品性等方面并不是很了解。
因此,平時有時間家長朋友們盡量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多于孩子交流、做游戲,更容易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更好的培養感情,孩子才會越來越聽話,而且是孩子發自內心的聽話,不是由于對我們責罵甚至打罵的畏懼而表現的“乖”。
2、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家長們對待孩子沒有耐心,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們認為孩子接受知識的能力差,很多我們認為很簡單很容易的知識點,孩子卻半天記不得,半天做不對,于是開始煩躁不安,不停數落甚至責罵孩子不夠聰明,記性差等等,漸漸地孩子也會愈加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個“笨孩子”,從而引起惡性循環,孩子成績越來越差,性格越來越難管教,大人更沒有耐心,更加煩躁。
因此我們不妨在將要失去耐心準備發脾氣的時候,想想我們自己在接受新的學習內容或者被安排一項新任務的時候,我們是否就能很快的學會或者順利完成?
3、學會焦點轉移
我們通常以為教育就是糾正,教育就是管教,所以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足和缺點上,因為我們希望通過不斷的糾正,不斷的改變孩子,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好,變得更加完美。當我們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的不足的時候,就無可避免的會經常的嘮叨孩子,而當我們重復的嘮叨孩子,但是孩子仍然沒有做出任何改變的時候,這時也是我們的耐心會漸漸喪失的時候。家長只要把關注的焦點轉移一下,我們過去把關注的焦點都是放在“孩子應該做好什么事”上面都轉移到“我應該做好什么事”的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