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有一些孩子非常不尊重自己的父母,他們動不動就頂撞父母,喜歡處處挑戰父母的權威,甚至還會辱罵父母,無論家長怎么管教,都起不到任何效果。
對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怎么教育他
1、建立強調尊重的規則。制定規則,明確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為是不能容忍的。雖然有些家長不介意有幾扇門被關上,但其他家長卻實行零容忍政策。明確某些行為,如辱罵、威脅和貶低,都會導致負面后果。
2、讓孩子學會用尊重的語氣說話。很多孩子用大哭大鬧的手段來發泄情緒,而有的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聽之任之或者束手無策,也就會逐漸導致孩子不把父母放在眼里。其實,多數孩子在頂撞了父母后,也就會感到愧疚甚至害怕。
所以當孩子有不尊重家長的行為表現時,家長應該及時加以制止,同時明確地跟孩子說:“你這樣做傷害了我,我很生氣。”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了哪些影響。
3、父母要學會尊重和信任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經長大了。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支持、肯定、信任孩子,和孩子外理好關系,孩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父母。
4、營造家庭環境。營造平等互愛的家庭環境,是進行良好教育的大前提。和諧的家庭氛圍,會使孩子從小就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這樣會使孩子知道父母也是需要別人的關愛的,從而幫助孩子從學會關心父母,開始發展到關心他人。
孩子為什么會不尊重父母
1、溺愛。對孩子言聽計從,把孩子的地位捧的很高,做父母的卻很卑微,當然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2、把孩子當工具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這確實沒錯。而很多家長因為種種原因,一生的理想抱負沒有實現,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讓孩子光宗耀祖,將來衣錦還鄉。
孩子畢竟是獨立自主的生命個體,父母可以通過影響力來傳遞自己的某種寄托和期望,但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自然得不到孩子的尊敬。
3、不尊重孩子。父母隨意翻看孩子的日記,侵犯孩子的私密空間,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讓孩子產生極大的不滿和厭惡,怎么可能會得到孩子的尊重。
家長在平時該怎么做,才能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
建立規則。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這就需要家長制定規則,這種規則可以讓青少年在做某些事情前,先考慮后果,有了這種考慮,他們很可能會不得已的壓制下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相應的懲罰措施也是必要的。
聽聽孩子的建議。很多時候,對孩子的管教,是要時常改變方式的。例如,小時候只有父母講,孩子聽;上了中學后,就應嘗試雙向溝通,也聽聽孩子的建議。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時,隨時轉變方式,不斷試驗,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
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青春期孩子容易崇拜模仿大人,而家長是生活中最近的成人,行為處事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要想教好孩子,首先要成為他的榜樣。家長要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展現優秀品質,發現孩子不良行為時,先反思自己,再試著去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