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的角色往往舉足輕重。不過,有一些家長往往采用打擊的方式來進行管教,希望孩子能更懂事、更守規矩。但這種教育方式往往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這樣當然是不可取的。
父母經常打擊孩子的后果
長期受打擊的孩子往往性格自卑,性格懦弱,容易服從,在成長中害怕犯錯。這類孩子因為自卑,不善于與人交流,總是認為自己做什么都比別人差,面對事情與問題態度悲觀。
孩子的自尊心下降。孩子可能產生自卑心理,難以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孩子可能和父母變得疏遠,不愿意與他們交流和分享。
孩子的社交能力會受損。孩子可能不愿意與其他孩子交流和玩耍,導致社交能力受損。孩子可能難以有效管理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可能變得膽小、懦弱,不敢面對困難和挑戰。
孩子可能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決策和行動缺乏自信。23可能養成說謊的習慣,用以逃避懲罰或尋求關注。
孩子缺乏自尊心的表現
負面情緒較多,不樂觀,會有太多的悲觀的話,比如"算了吧"、"我肯定不行"等等。特別敏感別人的情緒,盡量做到完美,生怕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會有"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況,會壓抑自己的內心。
孩子有時不知道如何拒絕他人,不愿意表現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有時候為了讓別人高興,寧愿委屈自己。
孩子在對自己評價的時候是比較消極的,覺得自己哪里都不優秀,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這樣的心理致使孩子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總是感覺到一定的自卑,情緒也是低沉的,不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總是作為一位旁觀者。
改善孩子性格的幾個妙招,建議家長都看看
第一、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小時候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所以家長最好是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才好。
第二、家長都習慣批評孩子,只要孩子出現錯誤,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罵孩子,卻不知道這樣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越來越自卑。其實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也是靠鼓勵贊美出來的,看到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多贊美孩子,孩子會更加自信,也會更加努力,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同。
第三、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情感需求是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家庭、朋友等人際關系的需求,這種需求的滿足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發展。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關注孩子的情感變化,給予孩子關愛和支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從而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性格。